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戏剧史学者、编剧姜斯轶受邀为京昆系师生作专题讲座

4月2日下午,文学博士、戏剧史学者、编剧姜斯轶受邀为京昆系师生作“共生相依:融入中国话剧和影视艺术中的戏曲”专题讲座。讲座由京昆系副主任张威、京昆表演教师党支部书记张艳红共同主持。

姜斯轶以现象级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引发的短视频时代“互联网+戏曲”热度为切入点展开讲座,以生动形象地举证,引发大家就新媒体时代、人工智能时代戏曲艺术乘风而上的发展潜力和路径,进行探究与思考。

姜斯轶讲述了戏曲与话剧、影视之间相伴相依的关系。他谈到,戏曲与中国话剧的发展历程曲折,在分分合合中始终紧密相连。而影视因其媒介属性和独立的艺术语言体系,包容性更强,更容易集纳戏曲的元素。通过丰富的图例和视频资源,分析讲解了影视与戏曲的几种重要融合方式,包括单纯戏曲影视(舞台型、混合型、生活型),一般故事片中的融合型(“形神俱合”和“化形取神”),嵌入型(戏曲作为故事情节的象征或指示部分),点缀型(为故事片增添风味)。

微信图片_20250705102747.jpg

姜斯轶指出,当下古典艺术门类都面临着非市场化、理论体系建构不完善等趋同的发展困境。但也要充分认识戏曲艺术的独特、不可替代性,作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孕育的艺术瑰宝,中国戏曲拥有着卓尔不凡的艺术魅力,是综合性极强的艺术门类,演员综合素质高、表演精准且富有张力,造型体态美观,音乐表现力强,风格更是丰富多样。年轻的一代要坚持守正创新的发展理念,培养多元融通、兼收并蓄的艺术理解力,广泛涉猎多种艺术形式,在深入思考后以全新的视角审视戏曲发展的有效路径;要深刻认识戏曲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体性,开发和改编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中国故事大IP,以数智时代的传播手段为载体,助力戏曲文化的当代传承与发展。

微信图片_20250705102751.jpg

交流环节,师生们纷纷表示,姜斯轶老师的讲座为大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认识戏曲艺术时代价值的大门,既开阔了艺术视野,也提供了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推动戏曲艺术现代化的思路。

微信图片_20250705102756.jpg